![](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YlwF6sv9EwjWHIDqZPq3gGMFnF1cRaOoV_hDKZ9QXMDooLkJ8mOEuSDDc3LVCaDWqxgEfPiJczQmthN_RuWDBhNASlpSOnqBW2tMxT4qQQBue1j3AAzI1bH8RY9Eo4C3PYtlISM6n0ugJ0CWYIyZjBHHowLhJVDg1F2FURwfwbA4tKTyXkfGlVrL1/s1600/1.jpg)
在預防醫學世界裡,「保健食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一說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體內的細胞都有相當的機會轉變成癌細胞,只是早晚罷了,但身體癌化過程的早發與晚發,就是取決於我們平日的飲食型態。
有一說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體內的細胞都有相當的機會轉變成癌細胞,只是早晚罷了,但身體癌化過程的早發與晚發,就是取決於我們平日的飲食型態。
因此平日我們的飲食選擇格外重要,決定了我們是否可以健康到老,或是臨老與醫師相伴。
韓國醫學博士徐載杰醫師在著作《吃一口薑黃,打開身體自癒力》中透露,其實印度人比較不容易罹患癌症和失智症,原來和他們常吃某一種食物有關!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v5gG-xzYlxQ7d9WcTq777RLmL-rNmR6Ifx1iFP22RJLBUPEWr899E50uXWmOxllXcB5hoHPqbmMv2Sz49TB7bZK61BH1ZbEJqkBJxMVKdoQjPUSR-NDQUgs7BLDbuSdWw4TKQsELnu1yG4X5IjeTgcJaB8dvleDgzb2Qe8qVJ5BwZU3Z_I9q3cwmm/s1600/1.jpg)
薑黃在預防醫學中扮演很重要的重色,能抗癌、抗炎,是天然的抗生素。(圖/資料照)
它是天然抗生素:抗炎、抗菌、抗癌
薑黃被譽為「田裡的黃金」,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其實薑黃就是咖哩的材料之一。
薑黃是塊根作物,泛黃且帶有苦味。
在韓國稱薑黃為鬱金
薑黃經由日本傳到韓國,其日文發音為「うこん」(ukon),傳到韓國後稱為鬱金。由於印度跟韓國的氣候、土壤不同,因此薑黃跟鬱金的顏色與香氣也略有差異。
不過就營養學來說,兩者幾乎沒有差異,所以最近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將鬱金與薑黃視為同一樣東西,共同使用兩個名稱。相較於鬱金,印度產的薑黃顏色較深,香氣與味道也較為濃烈。不過兩者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
薑黃屬於生薑科,形狀跟生薑相似,廣泛用於藥材、食材、染料等,外形凹凸不平,平均可長至50公分到150公分,韓國產的薑黃,四到六月會開米黃色的花。我們使用塊根部分,剖半會看見黃色果肉。
大部分的作物在秋天採收,但是韓國產的薑黃要到十一月到十二月,等莖乾枯才會採收,因為受到氣候影響,必須等到冬天,薑黃果肉才會熟成、變黃。
用舌頭舔黃色果肉,會感受到又麻又辣的強勁苦味,有些人會排斥這股味道,但是薑黃對健康相當有益。它能促進唾液分泌、提振食欲,而唾液中的消化液有助於消化食物,能減輕腸胃的負擔。挑選薑黃要注意果肉厚實,且沒有外傷或紋路,摸起來又鬆又軟,才能放得比較久。越新鮮的薑黃,營養成分越高。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ms9jUFToSIhAm5m04XAZ1pjvrAjaPWeyCLxG3J0ngGqihTmfh_0bgmXIz0NOaHyp0-gdgGA8utYTRd1yMmVwVX6AtO9s1IiDrtqDM2ylvg4lgKF6OyAdt3f1wYNGZuXs-dWNZVN1JDdR0jz7MSLfjdxfVZDJ6o9Uo9DDJ06SBXFBy4hTAnhSpQcav/s1600/2.jpg)
韓國的鬱金其實就是薑黃。(圖/大是文化提供)
金黃天然色素的奇蹟,薑黃素
科學證實薑黃含有大量營養成分,關鍵在於薑黃素。薑黃素能抗氧化、抗發炎,且效果顯著,用來預防慢性疾病與治療。過去二十年來,有七千多篇論文與雜誌,記載有關薑黃素抗氧化、抗發炎、抗菌、抗癌效果的研究結果。
薑黃素就是植物的黃色色素,咖哩之所以呈現黃色,是因為用薑黃調配。植物色素不但能產生味道與香氣,也能對抗細菌、病毒、黴菌。植物細胞為了生存,會自行製造更多的化學物質。可食用的植物中,包含一千多種植物性化學物質。
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功效無窮無盡。進入人體後能防止細胞受損、降低膽固醇、清除自由基、抑制癌細胞增生。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nNW3aCbEM8YhNRyd3fqiqwnBnhfNboLkoTAYKEPjD3xbs2N4t3ZBcNdzXr2Ji0qK9IoTP_sMVYxkD1dd0JSlG-yaI2ROCN46wp_GfM-HBJwrWnTx3WQpXSjBhE-GmnNgt42j-0C2-wrpb7tRMygV8NohxhuylOqS8EkAIvqZVR5GBnRB4CtWcZ2zp/s1600/3.jpg)
薑黃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功效無窮無盡。(圖/大是文化提供)
為什麼印度人不易罹癌或失智症?
據說早在很久以前,印度人旅行時,一定都會攜帶薑黃,在用餐時食用,以預防食物中毒或水中毒。他們也會用薑黃製作藥膏,塗在傷口上,用來舒緩疼痛。
直到最近,現代醫學才證實薑黃能抗菌、消炎、舒緩疼痛,但印度人早已廣泛利用薑黃。
根據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印度人的癌症發病率,是美國人癌症發病率的七分之一,尤其是食道癌發病率低,於是醫學界開始研究薑黃素的抗癌效果。研究結果超乎預期,薑黃素可抑制蛋白質表現,阻斷癌細胞成長,並且有效消除腫瘤細胞。
更重要的是,薑黃素能有效預防失智(阿茲海默症)。印度老人失智發病率相當低,因此廣受全球關注。相較於美國人,印度人的發病率僅有四分之一,而印度某地區的老人失智發病率甚至不到1%。許多研究人員對此深感興趣,遂開始進行研究,過程中發現薑黃素對心臟與血管會造成極大影響。研究指出,薑黃素能防止β澱粉樣蛋白沉澱在血管內,有效預防失智,同時也能清除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預防大腦與心血管疾病。
趕緊將這個知識分享給親朋好友
分享出去,救人一命,功德無量!
马上点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