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每個穴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中醫養生中,按摩穴位是常見的養生方法,日常多按摩保健穴位可以防病強身,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穴位按摩養生方法。
一、抗擊各種疼痛——合穀穴
位置:合穀穴位於手背,第1掌骨間隙之中點處。
功效:具有疏風止痛,通絡開竅之功。
按摩手法:可以用手指或指關節按壓臉部的對應部位,約為十分鐘
二、保護心臟——內關穴
位置:腕橫紋上2寸
功效: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係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
按摩手法:按摩內關穴時,可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功效: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係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
按摩手法:按摩內關穴時,可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三、養胃治胃病——中脘穴
位置: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處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
按摩手法:摩揉,即是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使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
四、治失眠——神門穴
位置: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功效:對於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按摩手法:用手指按揉神門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五、冠心病——心腧穴
位置: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多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中醫認為心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癲癇、狂躁、咳嗽等。
按摩手法:患者臥位,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此穴。每次2分鐘左右。
功效:多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中醫認為心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癲癇、狂躁、咳嗽等。
按摩手法:患者臥位,用兩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壓此穴。每次2分鐘左右。
六、防治慢性腎病——太谿穴
位置:太谿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
功效:對於腎炎病人,按揉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
按摩手法:
盤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壓右側的太谿穴,按壓時先按順時針方向旋按20次,然後再按逆時針旋按20次,然後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壓左側的太谿穴。
按揉時力度保持適中,每次按揉5分鐘左右,每天2次。
《本文乃網路轉載分享,內容僅供參考用,
不代表任何立場,如有不妥請在留言區反應,我們會盡速撤除。》
覺得文章好的朋友,一起把它分享出去,會讓你更幸福!
马上点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