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Oct 2, 2020

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五不怨,七不責!

  
家庭關係和諧從古至今都是強調的重點,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古人為此總結了一套「為人子女五不怨,為人父母七不責」的說法。


一起來看看你做到了幾條。對孩子「七不責」

一、對眾不責: 
 
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

孩子也是人,具有獨立的人格,也有自尊心,常常在公眾視線下被責備的孩子,不僅不能反思錯誤,性格也容易變得膽小懦弱,對人缺乏信任,產生自卑感。
 
 



二、愧悔不責: 
 
就是說如果孩子已經認識到錯誤並且感到慚愧和後悔了,那麼此時父母應該停止繼續責備孩子。本來批評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反思錯誤,過度指責會讓孩子抗挫折能力下降。
 
 

三、暮夜不責: 
 
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如果此時責備了孩子,他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長此以往,對身心都有傷害。 



 
 
四、飲食不責: 
 
正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如果父母習慣一到吃飯就數落孩子的不是,容易導致孩子心理上懼怕和父母吃飯,或者形成吃飯的時候很難和別人說話的性格。

同時,在吃飯時的負面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的完善。
 
 

五、歡慶不責: 
 
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情緒大起大落對人的身體傷害甚至遠遠超過一次普通不愉快的經歷。

在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如果不是很急的原則性錯誤,可以過一會兒再指正他。 



 
 
六、悲憂不責: 
 
孩子憂心忡忡或者特別悲傷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此時人的負面情緒佔主導,容易使責備演變為爭吵,得不償失,最好先表現對孩子的關切,然後再說自己認為不妥的事。
 
 

七、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生病時人體因為生理的痛苦心理也很脆弱。如果受到嚴厲的責備和埋怨,病情有可能會拖延甚至加重。

讓孩子心情好一點,早點扛過病來再說,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 



 
 
愛父母的「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的無能: 
 
沒有人是萬能的,也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費盡心力把我們養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們要感恩父母辛苦生、養了我們。

不要抱怨說「爸爸應該是怎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怎樣的媽媽」,應該真誠地說:「我接受,你們就是這樣;我接受,是我選擇了你們;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囉嗦: 
 
父母比我們先來世上,他們先學取經驗、照顧自己,再誕生我們。

當我們出生,用自己餘生的心力來照顧我們成了父母自願選擇的命運:囑我們穿衣,教我們吃飯,盼我們平安……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囉嗦你,父母絕不會去囉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也希望我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們一樣。 



 
 
4.不抱怨父母遲緩: 
 
年紀大了,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父母行動遲緩,因為我們永遠想象不出我們小的時候他們是如何耐心地教我們走路。

父母年輕時,可能比我們還意氣風發!是為我們,父母才累彎了腰。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變老,腿腳利索不了,我們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一定要及時。
 


 

5.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颳風,我們一生病,他們馬上會放下手頭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切,趕緊著我帶們去看病,徹夜不眠地愛護我們。

當父母生病了,我們能做到多少?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社會上經常會有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我們能不能做一個盡心盡責照顧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來抱怨的。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慢慢變老,直至離開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善孝為先,從現在起,千萬別再抱怨父母了。

千般苦,萬般苦,為了兒女苦多年,不舍吃,不舍穿,風風雨雨多艱難,苦和累,說不完,一生坎坷多心酸,兒和女,放心間,奔波勞苦病痛纏,孩子成人把家建,父母年老步蹣跚,腰弓背駝難行走,鼻涕眼淚擦不完,都說養兒為防老,百行孝字應為先,兒女圍前又圍後,看似孝順忙床前,老來伴,老來伴,老了有伴多笑顏,若有一人先離去,剩下那人多孤單,久病床前無孝子,伺候久了都嫌煩,父母付出多少愛,兒女回報能幾年,抓屎抓尿你嫌臟,怎不想想你當年,一生為你苦和累,如今無力延殘喘,只嘆命運多坎坷,老了難活在幾年,都把家庭事業顧,父母病痛誰人管,不用現在裝為難,只把老人撇一邊,不孝到頭終有報,早晚輪到你眼前。 








 
私隐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