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ing...
Feb 15, 2016

一生不得「糖尿病」的好方法,只公佈三天,趕快收藏起來!!

  
由於社會發展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質的提升,也正因此,很多人都不注重飲食的健康,只要是喜歡吃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少吃,漸漸導致各種疾病的橫生。其中比較典型的就屬糖尿病,這是因為飲食無規律導致的疾病,那麼糖尿病有沒有什麼預防的方法呢?讓小編來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一生不得糖尿病的好方法有哪些吧!
   


一生不得糖尿病的好方法
  


1、吃肉前喝兩勺醋

通過有關的研究結果證明,經常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的人最好在飲食之前喝兩勺食醋,這樣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血糖的水平。如果你不喜歡喝醋,或者沒有喝醋的喜歡,那麼可以在吃飯之前吃一些含有食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鐘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4、多喝咖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咖啡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病發,每天喝6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到29%甚至54%,而每天喝3到4唄咖啡,可以降低約29%左右,但是如果每天只喝1杯至3杯的咖啡,那麼幾乎是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5、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

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



  


6、一周吃快餐不超過2次

美國研究發現,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腸要少吃

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具有非常顯著的降血脂的作用,從而達到防治糖尿病病發的危險。建議大家可以將肉桂撒在咖啡中飲用,也可以和蜂蜜兌水一起沖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

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11、不要獨居

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5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歲後多關注血糖

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糖尿病患者食療方法

葯粥
  


豆腐漿粥

粳米50g,豆腐漿500mL,食鹽或白糖少許,先煮粳米,後加豆腐漿,至米開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綠豆粥

粳米50g,綠豆50g,共煮粥食用。綠豆有降血脂作用,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魚粥

赤小豆50g,鯉魚1尾,先煮魚取汁,後加赤小豆煮爛。適用於糖尿病水腫者。
  


菠菜粥

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適用於糖尿病陰虛化熱型。便溏腹瀉者禁服。
  


芹菜粥

新鮮芹菜60~100g切碎,粳米100g,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
  


木耳粥

銀耳5~10g(或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棗3枚。先浸泡銀耳,將粳米、大棗煮熟後加銀耳,煮粥食。適用於糖尿病血管病變者,美國明尼索達大學醫學院漢穆希密特教授認為,常食木耳可以減少和預防心臟病的發作。木耳有破血作用,糖尿病孕婦慎用。
  


蘿卜粥

新鮮白蘿卜適量,粳米50g,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痰氣互結者。
  


山藥粥

生山藥60g,大米60g,先煮米為粥,山藥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內食用。適用於糖尿病脾腎氣虛、腰酸乏力、便泄者。
  


胡蘿卜粥

新鮮胡蘿卜50g、粳米100g,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藥理研究:胡蘿卜中琥珀酸鉀鹽有降壓作用。
  


冬瓜鴨粥

冬瓜一個,光鴨一隻,大米200g,香菇10個,陳皮3g。先將光鴨於油鍋煎爆至香,用蔥、姜調味,入粥煮爛撈起切片。食鴨服粥。適用於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
  


槐花粥

干 槐花30g或鮮品50g,大米50g,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風患者。槐花可擴張冠狀動脈,可防治動脈硬化,常服用有預防中風作用。 


你可能想看的


【身體】腳上出現這物鏡是心臟病 
 


血管是否被堵塞,摸摸足背就知道! 在家也能檢查血管是否阻塞 
 







 
私隐权政策